农产品经营毛利在20-30%;净利润在8%左右,生鲜配送企业因其在销售过程中增加了分拣、配送环节,净利润率往往低于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。
同时,随着生鲜配送企业规模的发展,大家会发现公司规模越大、利润越薄,甚至月销售额上百万反而出现亏损现象。
为了改变这种“卖的越多、亏得越多”的状态,更多的生鲜配送企业开始从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,进行成本压缩以提升公司的净利润率。
⼀般销售价格的制定是由营运来完成的,给客户定什么价,定多少个点的⽑利,这是根据公司 的战略⽅向⽬标来制定的。
但是采购他应该辅助制定⼀个合理的销售价格,包括对未来⾏情的预测。你现在的菜⼼ 4.5 元/⽄,那么再过 10 天,我们定价可能定到6块钱去了,那么客户⽐较难接受。
如果⾏情下⾏时,采购就可以提供信息,这个价格过段时间会掉价,别的产地的会
⼤量上市。那么在我们销售定价的时候,采购是要去参与的。
除了商品的销售价格,供应商的价格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,这⾥可以倒推式的进⾏供应商定价,如果配送公司⼤部分的客户都是按⽉定价,那你也按⽉和供应商调价,这样能最⼤减少风险, 根据供应商的报价、市价格,先跟客户把价格确定下来,最后才来和供应商来定价。
正常的蔬菜批发供应商,他的进货的成本跟销售的成本⼤概是在6%左右,那么你给他 10%的⽑利,它净利润可以达到 4%,有这个利润空间,给他就会做。按照倒推式,出多少就进多少,所以在这⼀块就是不存在损耗成本了。